今年5月28日,,國產大型客機C919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,,順利完成首次商業(yè)載客飛行,,現(xiàn)場以民航界的最高禮儀“過水門”儀式歡迎國產大飛機的到來——飛機降落后,,兩輛消防車相向向天空中噴水,水柱交叉下落,,形成一道拱門形狀的水幕,,飛機從“水門”中間緩緩駛過。
飛機為什么要“過水門”,?其中有什么寓意,?今天就與大家聊聊這一航空界的最高禮儀。
飛機“過水門”儀式起源于國外軍隊列隊紅毯兩側的儀仗兵“軍刀拱門”儀式,,其寓意是接風洗塵,,具有較高禮儀級別,。西方國家很早就有“軍刀拱門”儀式。當歡迎,、致敬重要人物時,,士兵會用軍刀架起一扇拱門,人從中間穿過,,接受致敬,。后來在婚禮等喜慶活動中也常采用這種拱門,只不過用來架起拱門的東西從軍刀換成了鮮花,、氣球等,。
過去需要慶祝什么,軍刀一舉就好,。然而,,在現(xiàn)代社會,需要慶祝的家伙越來越大,,如橋梁,、飛機、輪船等,,唯有用消防車噴出水柱才行。20世紀90年代,,美國鹽湖城機場為了向達美航空退休的飛行員表達敬意,,首次為飛機舉行了“過水門”儀式。之后,,航空界將這一儀式沿用下來,,并以此表達接風洗塵、致敬等寓意,。其實,,除民航客機外,直升機,、戰(zhàn)斗機也有“過水門”儀式,,甚至軍艦、船艇也有相同的“過水門”儀式,。
“過水門”會不會影響飛機發(fā)動機呢,?發(fā)動機作為飛機的“心臟”,需要重點保護,。發(fā)動機幾乎什么都“怕”,,如飛鳥、結冰,、沙子等,,那么“過水門”會不會因為進水而導致發(fā)動機損傷?
業(yè)內人士介紹說,如果一款航空發(fā)動機不能抵御一定的水量,,它就不是一款成功的發(fā)動機,。飛機發(fā)動機在研制過程中可謂進行了“地獄測試”,比如以每分鐘3028升的進水速度對航空發(fā)動機進行測試,,在有大量積水的跑道上進行測試等,,只有通過了這些嚴苛的考驗,發(fā)動機才能正式投入使用,。所以,,與測試時的條件相比,“過水門”時的水量不會對發(fā)動機造成損傷,。不僅沒有損害,,“過水門”還可以給飛機進行清潔,將飛機表面的鹽分和其他污染物清洗干凈,,以減少飛機表面腐蝕,,延長飛機使用壽命。
“過水門”儀式出現(xiàn)的頻率并不高,,一般在新開航線首飛,,新機型、新飛機首航,,舊機型,、老飛機退役,資深機長退休,,以及其他引人注目的公共事件或者重大紀念活動中,,人們才能幸運地看到飛機“過水門”儀式。如果趕上艷陽天,,陽光通過水珠發(fā)生折射,,人們還可以看到“水門”中出現(xiàn)彩虹,景象十分壯觀,。
大家在乘坐飛機時有沒有幸運地遇到過“過水門”儀式呢,?